(资料图片)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
这一轮是去年四季度开始的负增长,而且负的程度比较深,负6%到负7%,对应这一轮的扩内需稳增长也是必然。三是一些新业态就业,比如在油管上、TikTok上也有一些美国年轻一代新的就业方式。
从年初以来整个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超额收益排在前几的行业很多都是出口大行业,包括通信、计算机、机械。但是就全年来看在欧美经济的特征下,我认为出口大概率比去年底的预期要好。2022年起,全球范围内商品库存从回补变成触顶和去库存,加上欧美的持续加息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出口转为下行。第三轮是2015年-2016年金砖四国增长中枢下沉,导致全球大宗品的深度通缩,原油下跌2/3,那一轮推动了一轮房地产去库存,基本在一年时间把房地产销售增速提升至40%。从市场预期看,因为美国经济呈现出的韧性,中国国内市场对美国不加息的预期几乎早了一年以上,所以现在加息预期需要往后推,三月份加息的概率非常高,五月份也上升到60-70%的量级,六月份就接近50%。
二是全球范围内商品对服务的替代。只要失业率低,收入端就不会下降太快,只要居民资产负债表还健康,支出端就不会下降太快。实际上,最近几年,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北部湾港运输量增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928.8万吨,同比下降8.3%。(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北部湾港 同比增长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2月23日,在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系列主题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副主任王海燕表示,力争一季度新开行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1~2条,开行海铁联运班列1700列以上,完成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140万标准箱以上。相较于浙江等省份的路线,重庆并没有跟其他省份一样前往欧洲,而是将组团出海抢单的首站确定为东盟国家——马来西亚和泰国。
向南进军东盟实际上,沿海港口货运变化在去年就已经显现。所以,以东盟航线为主的北部湾表现亮眼,与上海、宁波和深圳形成一升一降的局面。
2022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3.7亿吨、702万标准箱,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第10位、第9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雷小华向第一财经表示,上海、宁波和深圳等港口欧美航线比较多,现在与欧美的贸易量下降,必然带来港口吞吐量的下降。他还介绍,RCEP生效并持续落地实施后,海铁联运班列线路覆盖中西部17省(自治区、直辖市)60市113个站点,2022年班列开行量突破8800列,班列开行量从2017年开始到2022年,由178列增长到8820列,年均增长118.3%。不仅广西,甚至西南、中南地区的大量货物可以经运河直下北部湾,而不是从珠三角、长三角港口出海,有可能带来区域格局的巨变。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数为55.8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近日沿海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的情景受到广泛关注,就在沿海港口普遍承受空箱压力之下,北部湾港却表现不错,逆势大增。不仅如此,北部湾港和沪深等港口吞吐量的此消彼长说明,新的贸易版图正在构建,东盟正成为新的增长点,而北部湾港也将从中受益。2月28日,在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系列主题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华平表示,北部湾港开通集装箱航线75条,其中外贸航线达47条,与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实现通航,基本实现了东盟国家及全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全覆盖。
王国文表示,随着RCEP的生效和内陆腹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未来北部湾通道经济将会增长很快。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143万吨,同比下降4.9%。
2021年,北部湾港跻身全国前十港口。据《重庆日报》消息,重庆在制定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行动前,对全市100多家外贸企业进行摸底,其中有95%的企业愿意出海抢单,马来西亚和泰国是赢得企业投票最多的目的地。
另外,疫情期间新增了很多集装箱,集装箱供给增加,这也显得沿海港口集装箱堆积量大。胡华平表示,今年加快建设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9号10号泊位、防城港赤沙作业区1号2号泊位等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届时,北部湾港全年新增综合吞吐能力将超3000万吨。至2025年,北部湾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据北部湾港务集团官方网站消息,今年北部湾港的目标是800万标箱、9000列班列。同期,东盟占我国外贸比重较2021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到了15.5%,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目前,东盟是四川省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在欧美订单下降背景下,有与东盟接壤地理优势的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沿线省份,把东盟作为外贸发展的重心。平陆运河项目被称为世纪工程。
2022年,四川进出口规模前三位地区分别是美国、东盟和欧盟,分别是1949.9亿元、1840.1亿元、1699.5亿元,美国和欧盟的占比分别下降3.9和1.7个百分点,而东盟是上升1.7个百分点。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和东盟进出口规模达到6.52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增长6.8%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和东盟进出口规模达到6.52万亿元,增长15%,其中出口3.79万亿元,增长21.7%,进口2.73万亿元,增长6.8%。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去年底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就表示,目前,中国和东盟贸易增长是进出口贸易中的一大亮点,沿海港口普遍感到欧美航线高峰过后压力很大,而东盟航线都在加密。
2021年,北部湾港跻身全国前十港口。至2025年,北部湾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达到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另外,疫情期间新增了很多集装箱,集装箱供给增加,这也显得沿海港口集装箱堆积量大。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雷小华向第一财经表示,上海、宁波和深圳等港口欧美航线比较多,现在与欧美的贸易量下降,必然带来港口吞吐量的下降。
雷小华表示,相比而言,北部湾港的货物主要是内贸及与东盟的外贸,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与东盟的贸易量不断上升,尤其是在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生效之后,东盟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四川进出口规模前三位地区分别是美国、东盟和欧盟,分别是1949.9亿元、1840.1亿元、1699.5亿元,美国和欧盟的占比分别下降3.9和1.7个百分点,而东盟是上升1.7个百分点。
(资料图片)北部湾港逆势大增与北部湾港吞吐量大增不同,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国际大港都面临增长压力。相较于浙江等省份的路线,重庆并没有跟其他省份一样前往欧洲,而是将组团出海抢单的首站确定为东盟国家——马来西亚和泰国。
不仅广西,甚至西南、中南地区的大量货物可以经运河直下北部湾,而不是从珠三角、长三角港口出海,有可能带来区域格局的巨变。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928.8万吨,同比下降8.3%。
它之于广西的作用,被媒体和民间称为打通了广西的任督二脉。2月28日,在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度经济工作系列主题第十五场新闻发布会上,广西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胡华平表示,北部湾港开通集装箱航线75条,其中外贸航线达47条,与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5个港口实现通航,基本实现了东盟国家及全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全覆盖。(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北部湾港 同比增长 .content_biaoqian ,.content_biaoqian a ,.content_biaoqian a span{color:#fff !important;font-size:14px;}。广州港公告,2023年1月,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2.4万标准箱,同比下降10.2%。
近日沿海港口空集装箱堆积如山的情景受到广泛关注,就在沿海港口普遍承受空箱压力之下,北部湾港却表现不错,逆势大增。今年1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数为2382.07万吨,同比增长0.61%。
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数为55.81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据《重庆日报》消息,重庆在制定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行动前,对全市100多家外贸企业进行摸底,其中有95%的企业愿意出海抢单,马来西亚和泰国是赢得企业投票最多的目的地。
促进北部湾港加快建成国际门户港、国际枢纽海港。胡华平表示,今年加快建设钦州港大榄坪南作业区9号10号泊位、防城港赤沙作业区1号2号泊位等项目,预计2023年建成投产,届时,北部湾港全年新增综合吞吐能力将超3000万吨。